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《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》的通知。选择127 个具备一些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,规划建设 212 个国家物流枢纽,包括 41 个陆港型、30 个港口型、23 个空港型、47 个生产服务型、55 个商贸服务型和 16 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其中,西安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及“两港五园十一中心”骨干物流节点体系一举拿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、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、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四类国家物流枢纽。西安,也成为极少数能承载建设多项国家物流城市枢纽任务的枢纽城市。
两港五园十一中心
两大国际物流枢纽港:西安陆港、西安空港
五大区域枢纽物流园:临潼、泾河新城、沣东新城、鄠邑秦渡、长安引镇
11个物流中心:新丰、阎良、高陵、经开、秦汉、三桥、周至、高新、航天、灞桥、蓝田
近年来,西安以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导向,牢牢把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,大力发展枢纽经济、门户经济、流动经济,以推进内陆港和航空港双港联动为抓手,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、大平台,倾力打造万亿级商贸物流大产业。
如今的西安,国道、铁路、高速、高铁四重“米”字形交通骨架,是全国铁路、公路、航空六大交通枢纽之一,也是全国立体交通网中的重要中心节点。
西安港
西安,率先设立了国内较大且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—西安港,开通了中欧班列“长安号”。西安优越的陆空开放通道吸引着众多重量级企业不断涌入。京东、海航、菜鸟、三通一达、传化、安博、德铁、DHL等国内外物流供应链巨头纷纷抢滩西安,三星、美光、比亚迪、吉利等先后布局生产基地,华为、中兴、海康威视设立万人研究院,阿里、腾讯、360等丝路总部相继落户。
未来大西安的交通,将构建一体化、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,呈现出“区域间高效畅通、城际间快速通达、城区内高效转换、城乡间便捷连通”的大交通格局。